您會不會特別為您的愛車挑選機油?
不知道您的答案為何?我個人倒是幾十年來一直沒放棄尋找優質機油的機會,有機會就試試不同品牌,或者試用協力廠商所提供的測試機油。
這麼麻煩,所為何來呢?不都是機油嗎?有什麼差別?時候到,里程到了就換新的,不是嗎?
事實並非如此,在市場上能夠找到的機油,有品牌、產地、規格、配方,等等諸多變化,否則怎麼會有各式各樣的價格?
機油在引擎內部提供潤滑、清潔、散熱等功效,機油的優劣也影響引擎的運轉與壽命,以及性能。
曾經也遭遇過協力廠商前來大力推薦的高檔機油,一開口就說是牛、馬專用,無限級,油品高檔,售價也高檔…..
礙於介紹人的情面,姑且試之…..
結果,可能因為我的馬與他講的馬不一樣,所以,我實在沒辦法試出其高檔價格的價值。
白話一點講就是:你的機油說得好神,但,並沒有讓我覺得有好到價格可以拉高到這樣的檔次。
當然,也許該廠商進口量少,成本也就高許多,但無論如何,產品終究要面對市場上的消費者,如果你一公升 1000 元的機油,使用起來跟 700 元一公升的比不出明顯差異,多出來的 300 元是要用什麼話術來解釋?難道說是牛、是馬專用的就可以每公升多收 300 嗎?
更何況有些產品是行銷包裝出來的,看起來多有名氣多高檔,但,事實上也就是個貼標品牌,品牌公司根本也沒有煉油或者混調油酯的技術。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我如何去篩選覺得好用的機油?
以下的方式純屬個人習慣,別拿什麼送哪個機關單位去檢測的說法來抬槓。
其實,與其說機油的優劣,倒不如說是某機油到底能否符合你的用車習慣與期待?
如果你的車上沒有什麼指標性的儀表可以參考,譬如:機油溫度表、機油壓力表。
假如沒有儀表參數可以看,那麼大概你只能憑感覺了,例如:
引擎運轉的聲音? 冷車啟動時、熱車之後,引擎運轉的音頻變化…..
引擎轉速的拉升? 引擎轉速提高的順暢度……
機油更換後,到再一次更換機油之間的引擎反應變化?
剛換新機油之後的感覺,能否持續到下一次的機油更換?…..
燃油耗用情況? 燃油的消耗有因為機油應用規格而產生變化嗎?……
長途駕駛時的引擎效能變化?剛上路車子還挺有力的,連續開個兩三百公里就覺得動力比較虛?….
以上這些,大概是一般車主可以憑自身感覺的情境。
而我,剛好這二十餘年來,座車是都有機油溫度與機油壓力表的配置,如果您的車也剛好有,或者你可以透過某些 OBD 參數讀取 APP 來觀察特定數據,那麼您可以參考我如何利用這些數據配合自身的駕駛體驗,作為評斷機油合不合適於座車的依據。
首先,機油的壓力與溫度兩個數值本質上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當引擎一早發動當下,因為機油溫度低,這個時候的機油壓力數值是比較高的。
而隨著引擎工作溫度上升,機油的壓力值就會下降,直到機油溫度穩定,機油壓力理論上在怠速狀態下,也會穩定不再有明顯變化,當然,一旦您開車上路,引擎轉速上升與下降,機油壓力也會同步產生上升與下降的變化。
上述就是機油壓力與機油溫度兩者數據變化概略。
那麼可能你會聽說過,某某機油剛換時,感覺引擎反應不錯,車好開又有力,但好像開個兩三千公里之後,感覺就沒有像剛換的時候那麼好。
如果以上述的機油壓力與溫度的變化來解釋,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可能在相同的機油溫度下,運轉兩三千公里之後的機油壓力數值變得更低時,這個更低的機油壓力的實質影響,就會是您所聽到的感覺「機油衰退」了。
機油的性能衰退是理所當然,否則就不用定期更換了,但問題的癥結是機油衰退的速度與幅度,這些年我試過的機油,確實有使用兩千多公里之後就覺得該換的,也有持續開了 15000 公里而衰退幅度輕微的,這就是機油優劣的差異所在。
當然,里程數並非是機油衰退的唯一變數,假如您是激烈操駕(跑賽道)或是引擎發生過熱情況,這些都可能加速機油效能的衰退。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發生在柴油引擎上,若您的柴油車長期短程使用,或者都在市區走走停停,柴油微粒過濾器 DPF 的再生程序頻繁卻又未能完成,您的柴油引擎曲軸箱內將會混入一定數量的柴油,時間越長,柴油的量越多,而引擎曲軸箱內的機油若混入了大量的柴油,會是什麼態樣?在此就不多解釋了。
又或者,在相同的機油溫度,相同的機油規格,相同的使用里程,不同的品牌也可能比較出不一樣機油壓力表現,例如:同樣是 10W40 在相同的機油溫度 85 度,在相同的引擎內, A 牌的機油壓力是 1.2 Bar 而 B 牌的機油壓力是 0.8 Bar,以這樣的情況來看, A 牌的機油特性是優於 B 牌的機油。
機油衰退的一個參考就是機油壓力變得越來越低,假如機油壓力的數值,在剛新換油時,一直到再次換油的區間,都很穩定的在特定的數據下而沒有過多的變化,這樣的情況就可以視為該機油的特性能夠常態保持穩定,這樣的機油您就比較不會體會到所謂的「機油衰退」現象。
在這個部分,不同的機油規格,不同的使用里程,不同的機油溫度,都會讓數值有變化,所以,您如果要用車上的儀表數據來評斷,建議您要分次去記錄數值的變化,例如,剛換新油時、行駛一千公里時……. 習慣去記這些儀表的數據,就能幫助您更客觀地找到合適的機油。
插花一下,在過往自然進氣的 BMW M 引擎,總會要求使用 10W60 這種規格的機油,如果您有機會觀察這種機油在儀表上的數據變化,就不難發現在機油溫度極高 (激烈操駕) 的情況下,機油壓力仍會保持在一定程度的數值,目的就是不希望機油壓力在高溫下過低而使引擎內部的潤滑保護喪失。
不過,現今渦輪當道的引擎,配合新的機油規範,又強調機油必須在冷啟動時的瞬間提供高流動特性,藉以保護渦輪組件。這就是為何我前面提到的是要找一款合適您座車的機油,而不是單單找一款好的機油,無論如何,機油必須先是適合您的座車,才能再進一步篩質量。
當然,如果您夠細心,聽引擎聲也是可以找到機油合不合適的差異。
就舉上個月底我自己的車換機油的事來當例子,大概行駛了 5000 公里後更換機油,這更換前的機油是某歐洲品牌再加上 Lubegard 陸伯嘉 引擎機油保護劑的添加,相信有車友在先前的文章內看過這一段描述,基本上,這 陸伯嘉引擎機油保護劑 的添加,確實有效解決了我 V8 引擎的冷啟動內鏈條異音,這個問題如果您也是開 V8 引擎的車,可能在高里程後就更容易遭遇到,也能感同身受。
結果,為了再一次測試這所謂「世界上最優質的潤滑劑」,到底是不是廠商的誑語?這次的機油更換也就沒有再使用機油添加劑,而是單純換新的機油。
返家後車子停了一個晚上直到隔日上午,地下室的溫度大概也就是20多度,至少也比冬天暖活許多,結果發動引擎的瞬間……[啦….] 大概 1 秒吧,引擎內鏈條潤滑不足與滑軌摩擦的聲音又再次出現…….ooxx##。
您大概知道我接下來要說什麼了……,是的,雖然我已經使用了我覺得很優質的引擎機油,但是,我還是又再加了一瓶「世界上最優質的潤滑劑」,而且我自己試驗的結果,這個優質的表現從倒入引擎內到更換新的機油之間,一直是持續的至少維持了 5000 公里。
因為,添加後的隔日再試,鍊條聲就不再出現……
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擾,您可以試試看,不同的機油或是潤滑劑,對您的愛車引擎所產生的變化與影響。
補充一點,儀表板上的水溫並不能完全代表機油的溫度,這兩者是不同的數值特性,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對了,如果您的愛車還在原廠保固年限內,建議您還是在原廠更換該廠所使用機油,這樣可以避免被車廠特別註記。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